粉唑醇(76674-21-0)
- 价格: ¥22/千克
- 发布日期: 2019-09-26
- 更新日期: 2025-09-13
产品详请
产地 |
湖北
|
品牌 |
国产
|
用途 |
工业大生产
|
英文名称 |
Flutriafol
|
包装规格 |
25千克/桶
|
CAS编号 |
76674-21-0
|
别名 |
(RS)-2,4'-二氟-Α(1H-1,2,4-三唑-1-基甲基)二苯基乙酸;粉唑醇/(RS)-2,4'-二氯-A-(1H-1,2,4-三唑-1-甲基)二苯基甲醇;粉唑醇杂质;粉唑醇;冲击,碰撞,影响;alpha-(2-氟苯基)-alpha-(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RS)-2,4'-二氯-a-(1H-1,2,4-三唑-1-甲基)二苯基甲醇;(RS)-2,4'-氟-ɑ-(1H-1,2,4-三唑-1-基甲基)二苯基甲醇
|
纯度 |
99%
|
分子式 |
粉唑醇
|
粉唑醇
中文名:粉唑醇
CAS:76674-21-0
中文别名:(RS)-2,4'-二氟-Α(1H-1,2,4-三唑-1-基甲基)二苯基乙酸;粉唑醇/(RS)-2,4'-二氯-A-(1H-1,2,4-三唑-1-甲基)二苯基甲醇;粉唑醇杂质;粉唑醇;冲击,碰撞,影响;alpha-(2-氟苯基)-alpha-(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RS)-2,4'-二氯-a-(1H-1,2,4-三唑-1-甲基)二苯基甲醇;(RS)-2,4'-氟-ɑ-(1H-1,2,4-三唑-1-基甲基)二苯基甲醇
英文名:Flutriafol
性质:熔点;130° 密度;1.3015 (estimate) 闪点;2 °C 储存条件; 0-6℃ Merck;13,4240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InChIKey JWUCHKBSVLQQCO-UHFFFAOYSA-N CAS 数据库 76674-21-0(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Flutriafol(76674-21-0) EPA化学物质信息 1H-1,2,4-Triazole- 1-ethanol, .alpha.-(2-fluorophenyl)-. alpha.-(4-fluorophenyl)-(76674-21-0)
用途:三唑类杀菌剂粉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原药为无色晶体,在酸、碱、热和潮湿的环境中稳定,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内吸性强,在植物体内向顶部传导,对病害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防治禾谷类作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玉米等)茎叶、穗部病害以及土传病害(用量75mg/kg种子)和种传病害(200~300mg/kg种子),如白粉病、锈病、云纹病、叶斑病、网斑病、黑穗病等。同时,也可防治土壤和种子传播的病害。对谷物白粉病有特效,尤其对麦类白粉病的孢子堆具有铲除作用,用药后5~10天,原来形成的病斑即可消失。1980年由英国捷利康公司研发成功,属于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可有效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能引起真菌细胞壁破裂,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许多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但对卵菌和细菌无活性。使用方法粉唑醇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可防治禾谷类作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玉米等)茎叶、穗部病害以及土传和种传病害,如白粉病、锈病、云纹病、叶斑病、网斑病、黑穗病等。同时,也可防治土壤和种子传播的病害。对谷物白粉病有特效。南京荣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2.5%粉唑醇悬浮剂既可茎叶处理,也可种子处理。使用方法如下:1,防治麦类白粉病最.*大规模爆发之前,每亩用12.5%悬浮剂33.3~50毫升(有效成分4.16~6.25g),对水常量喷雾或低容量喷雾。4,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l00kg玉米种子用12.5%悬浮剂320~480ml(有效成分40~60g)拌种。先将拌种所需的药量加水调成药浆,调成药浆的量为种子重量的1.5%,拌种均匀后再播种。溶解度水:130毫克/升(PH值等于7)丙酮:190克/升二氯*甲烷:150g克/升己烷:300毫克/升甲醇:69克/升二甲*苯:12克/升毒性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1140毫克/千克g、148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100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对大鼠和兔的皮肤无刺激,但对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大鼠和兔无至畸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的试验表明,无诱变性。对鲤鱼和鳟鱼的LC50大于500毫克/升。田间试验表明,本品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其消失速度与土壤有关,以125gAI/ha分两次喷药,在谷粒中的残留量为0.01~0.09毫克/千克,用作种子处理时,收获期测定在整株大麦中的残留量为0.01~0.07毫克/千克。合成方法无水氟化钾与2,3,4,5-四氯硝基苯在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于140℃反应15小时制得2,4-二氟-3,5-二氯硝基苯,然后在乙酸中,在95~100℃用铁粉还原反应8小时,得到2,4-二氟-3,5二氯苯胺。2,6-二氟苯甲酰胺与草酰氯在甲苯中回流反应5小时,得到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然后再与上述的2,4-二氟-3,5-二氯苯胺在甲苯中于室温下反应15小时,所得的白色固体粉末即为粉唑醇。用途;为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用于防治谷物白粉病类别农药毒性分级高毒急性毒性口服-大鼠LD50:1140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179毫克/公斤可燃性危险特性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气体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
产品类别:杀菌剂
万霉灵
中文名:万霉灵
CAS:87130-88-9
中文别名:保灭灵;抑菌威
英文名:DIETHOFENCARB
性质:储存条件; 0-6℃
用途:毒性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6810mg/kg,小鼠(雄、雌)均>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大鼠以1000mg/kg剂量涂于皮肤无死亡。Ames试验阴性,有报道对大鼠致畸敏感。鲤鱼LC508.31mg/L(96h),虹鳟鱼>18mg/L;野鸭急性经口LD50>2250mg/kg。化学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体。m.p.100~100.5℃,蒸气压14.6×10-3Pa(25℃)。20℃时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为:甲醇10.1%,二甲*苯3%,己烷0.13%;在水中溶解主工26.6mg/L。分配系数为1050。用途;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某些产生抗性的灰葡萄孢病菌引起的各种葡萄和蔬菜的病害,大量用于棚栽蔬菜。如黄瓜灰霉病、茎腐病、甜菜叶斑病,使用12~50mg/L浓度喷雾,防治效果达100%。生产方法;邻苯二乙醚的制备将11.2g邻苯二酚、14mL无水乙醇、18mL溴乙烷、2g聚乙二醇浊合搅拌,加热,隔绝氧气回流,滴加含12gKOH、44mL乙醇溶液,回流2h,经后处理得邻苯二乙醚,收率90%.对氨基邻苯二乙醚的制备将邻苯二乙醚8.4g,加21.3mL冰*醋酸搅拌溶解,滴加70%浓硝酸,20℃保温30min,经后处理处对硝基邻苯二乙醚,收率94%。将8.7g上述对硝基邻苯二乙醚、19g硫化钠、20mL水、40mL乙醇混合后,回流30min,经后处理并用50%乙醇重结晶,得对氨基邻苯二乙醚,收率85%。氯代甲酸异丙酯的制备在含AlCl3的异丙醇中,于10~20℃加入液态光气,搅拦4~6h,再升至50℃。乙霉威的合成将1.85g对氨基邻苯二乙醚、1.2gN,N-二甲*苯胺、1.25g氯甲酸异丙酯、5mL苯混合,加热到40~50℃,室温搅拌数小时,用5%盐酸调节pH值至1~2,用水洗涤至pH值7,干燥,乙醇重结晶得乙霉威,m.p.99~100.5℃,收率81.6%。
产品类别:杀菌剂
氰霜唑
中文名:氰霜唑
CAS:120116-88-3
中文别名:氰霜唑;赛座灭;4-氯-2-氰基-N,N-二甲基-5-对甲苯基咪唑-1-磺酰胺;氰唑磺菌胺;4-氯-1-(二甲基氨基磺酰基)-5-(对甲苯基)咪唑-2-甲腈;赛座灭标准品;氰霜唑溶液;氰霜唑溶液,100PPM
英文名:CYAZOFAMID
性质:熔点;152.7° 闪点;4 °C 储存条件; -20℃
用途:磺胺咪唑类杀菌剂。对卵菌纲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以及根肿菌纲的芸苔根肿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是阻断卵菌纲病菌体内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电子传递来干扰能量的供应,其结合部位为酶的Q1中心,与其他杀菌剂无交叉抗性。其对病原菌的高选择活性可能是由于靶标酶对药剂的敏感程度差异造成的。田间应用对晚疫病和霜霉病有极高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比其他杀菌剂低2~38倍,如以50~100mg/L的浓度处理马铃薯晚疫病有突出的防治效果,且用药期灵活、持效期长。用同样浓度处理葡萄、黄瓜、甜瓜的霜霉病,也有极好的防治效果。该药剂能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并使增产增收。用于番茄有提高品质的作用。使用次数不超过4次,使用方法为叶面喷雾。在高出实际用量4倍的处理浓度下,未见药害报道。目前正在扩大防治对象,包括甜椒疫病、西瓜绵腐病、大白病霜霉病、洋葱霜霉病及其他病害。
产品类别:杀菌剂
热销供应:
S-甲基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酯 CAS:135158-54-2
菌核净 CAS:24096-53-5
抑霉唑硫酸盐 CAS:58594-72-2
氰霜唑 CAS:120116-88-3
灭菌磷 CAS:5131-24-8
菌核净 CAS:24096-53-5
溴菌腈 CAS:3569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