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啉(69458-20-4)
- 英文名称:5,10,15,20-TETRAKIS[4-(TRIMETHYLAMMONIO)PHENYL]-21H,23H-PORPHINE TETRA-P-TOSYLATE SALT
- 发布日期: 2019-09-26
- 更新日期: 2025-09-11
产品详请
产地 |
湖北
|
品牌 |
国产
|
用途 |
工业大生产
|
英文名称 |
5,10,15,20-TETRAKIS[4-(TRIMETHYLAMMONIO)PHENYL]-21H,23H-PORPHINE TETRA-P-TOSYLATE SALT
|
包装规格 |
25千克/桶
|
CAS编号 |
69458-20-4
|
别名 |
5,10,15,20-四(4-三甲氨基)苯基卟啉四甲苯磺酸盐;卟啉
|
纯度 |
99%
|
分子式 |
卟啉
|
卟啉
中文名:卟啉
CAS:69458-20-4
中文别名:5,10,15,20-四(4-三甲氨基)苯基卟啉四甲苯磺酸盐;卟啉
英文名:5,10,15,20-TETRAKIS[4-(TRIMETHYLAMMONIO)PHENYL]-21H,23H-PORPHINE TETRA-P-TOSYLATE SALT
性质:熔点;152-155 °C 密度;0.9995 (rough estimate) 折射率;1.7400 (estimate) 储存条件;2-8℃
用途:杂环化合物卟啉为由四个吡咯环连接成的环状原卟啉化合物,属杂环类化合物,存在于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血红素蛋白中。是组成动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过氧化酶和触酶的主要成分。卟啉代谢障碍时可发生卟啉病。卟啉病又称紫质病,为少见的先天性代谢障碍病,主要由于患者体内卟啉或其前体生成和排泄增加,导致血红素生物合成障碍,临床以光照性皮炎、内脏或神经精神症状为特征。卟啉类化合物旧称“口族化合物”。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具卟啉的基本结构(其中Ⅰ~Ⅳ是吡咯环)有由四个吡咯环通过四个碳原子所构成的一个多杂环共轭体系的基本结构(卟吩),在四个吡咯环的β-位可以各有不同的取代基,且在口环中间的四个氮原子还可通过共价键及配位键与不同金属原子结合。例如,在叶绿素中结合的是镁;血红素中结合的是铁;维生素B12中结合的则是一类更复杂的分子,口环中结合的是钴。卟啉是由四个连接甲烯基吡咯环所组成的卟酚衍生物。自然界有多种。人体内以血红蛋白及肌珠蛋白中含量最丰,为与Fe2+螯合的卟啉,是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因此在说明卟啉代谢时必然牵涉到血红蛋白生物合成代谢。在人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场所为骨髓及肝*脏。每日在骨髓中的合成量约300mg,在肝*脏中的合成量约50~100mg。各种卟啉原是无色的,但很不稳定,极易脱羧并在阳光下自身氧化为尿卟啉与粪卟啉而呈红色。正常人尿中粪卟啉平均约67μg/24h,其中Ⅰ型14μg/24h,Ⅲ型53μg/24h,尿及粪中每日排出的各种卟啉及其前体的高限与红细胞中含量见表。瑶瑶编辑整理。
产品类别:氨基化合物
对氨基*苯乙醚-3-磺酸
中文名:对氨基*苯乙醚-3-磺酸
CAS:6448-82-4
中文别名:2-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对氨基*苯乙醚-3-磺酸
英文名:2-Amino-5-ethoxybenzenesulphonic acid
性质:对氨基*苯乙醚-3-磺酸的化学性质请参考中国化工网相关介绍
用途:用途;用作酸性、活性、直接染料中间体
产品类别:氨基化合物
对氨基*苯甲醚-2-磺酸
中文名:对氨基*苯甲醚-2-磺酸
CAS:6470-17-3
中文别名:4-甲氧基苯胺-2-磺酸;对氨基*苯甲醚-2-磺酸;5-氨基-2-甲氧基苯磺酸;对茴香胺-3-磺酸
英文名:p-Anisidine-2-sulfonic acid
性质:熔点;314-318℃(lit.) CAS 数据库 6470-17-3(CAS DataBase 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 Benzenesulfonic acid, 5-amino-2-methoxy-(6470-17-3)
用途:用途:用作酸性、酸性红43、媒介黄51活性、直接染料中间体
产品类别:氨基化合物
优质正品:
4-氨基-2'-硝基二*苯胺-4'-磺酸 CAS:135-11-5
5,6-二氨基-1,3-萘二磺酸二钾盐 CAS:307495-30-3
氨基*苯磺酸钠 CAS:123333-70-0
4-氯-2-氨基*苯酚-6-磺酸 CAS:88-23-3
3-氨基丙烷磺酸 CAS:3687-18-1
4-(2-萘氨基)苯磺酸 CAS:859961-96-9
6-氨基-1-萘磺酸 CAS:81-05-0
氨基磺酸锌 CAS:
1-二苯甲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甲磺酸盐) CAS:1373253-26-9